中国农业大学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荷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AGD计划2019年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19-01-07字号:[ ]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6位。本项目是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的7个一级学科(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作物高效利用养分资源的根际调控机理、农业水转化多过程驱动机制与效率提升),以及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基地(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专用肥料重点实验室;植物-土壤互作过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创新引智基地、农业高效用水创新引智基地;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一流的高水平中方导师团队,与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荷方专家团队合作开展的农业绿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始建于1876年,现有教职员工6500多人,在校生10000多人,包括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2500多人。在2018QS世界大学的学科排行榜中,瓦赫宁根大学已经连续第4年位列“农业与林业科学”榜首,其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在重大科研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校企结合以及科研服务等方面有丰富的成功经验。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并于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通过引进国际智力和输送优秀人才赴瓦赫宁根大学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模式,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发展创新性的理论,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期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业绿色发展全产业链中的瓶颈问题。计划自2019年至2021年,每年选拔和资助30名优秀硕士生毕业生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博士,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的四个关键领域(包括:绿色作物种植、绿色种养一体化、绿色产品与产业和绿色生态环境)开展创新研究与高端人才培养。项目采取以“生产问题导向、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深度与知识广度兼备、创新能力与系统思维结合、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情怀、加强社会影响力”为特色的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学科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紧缺型、复合型人才,构建多学科交叉综合创新的高层次农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创新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9年该项目计划招收30名博士研究生(对外自主招生15人攻读瓦赫宁根大学学位;校内招生15人联合培养获中国农业大学学位),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的四个关键领域合作项目开展研究,欢迎优秀的硕士毕业生报考。

二、报名须知

(一)申请资格

1. 中国籍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2. 全日制本科和硕士毕业,2019年7月1日前获得相关领域硕士学位。

3. 具备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且须符合瓦赫宁根大学对博士生英语能力的入学要求(具体要求见以下证明材料)。

(二)招收学科领域

学科领域涵盖植物科学(植物生物学、园艺学、作物学)、动物科学(畜牧学、兽医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营养与健康、农业工程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

(三)报名材料

1.《中国农业大学中荷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生报名表》、个人简历。

2.本科和硕士学历、学位证书、课程成绩单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2019年7月1日前可获得硕士学位的证明)。

3. 博士项目类别:

“1+3”攻读博士学位: 英语水平证明(两年内有效的雅思或托福成绩。雅思成绩,总分不低于6.5分,口语单项成绩不低于6.0分;或托福成绩,总分不低于90分,口语单项成绩不低于20分)(详细要求请参考:https://www.wur.nl/en/Education-Programmes/PhD-Programme/English-language-requirements.htm。暂未取得上述证明者,须于2019830号前补交。

“2+2”攻读博士学位:英语水平证明需满足国家留学基金委要求的出国留学英语标准(详见https://www.csc.edu.cn/article/250)。

4.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专家推荐信。

5.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中、英文)。

6.主要学术成果复印件(发表的论文、获奖证明、专利等),原件请在面试时提供。

7.应届生需提交所在学校的在读证明;在职人员提交单位同意函,保证个人能够全脱产在校学习和开展科研实践;离职人员提交原单位出具的离职证明。

8.身份证复印件。

9.报名费(200元人民币),初审通过,复试时提交。

(四)报名时间

自本简章发布之日开始报名,截止时间为2019320(以材料收到时间为准)。请报考人按时将申请材料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人邮箱agd-csc@cau.edu.cncaucfj@cau.edu.cn),邮件主题应注明“申请人姓名+CSC报考项目类别”。

、资格审查与考核录取

(一)资格审查

项目办公室、研究生院与国际教育处共同组成考核委员会,负责申请人资格审查。

(二)考核与录取

本项目实行“申请-考核”制,由中荷双方共同负责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生候选人的考核和录取。基本程序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报名截止后,考核委员会进行初审,三周内确定进入复试的名单。

2. 三方面试:中荷双方导师根据需要共同对申请人进行三方视频面试,综合考核评估申请人的教育经历、学术背景及科研潜力等基本情况,并将考核结果通过电子邮件通报项目中荷双方联络人。

3. 确定录取名单:根据中荷双方导师共同推荐的入围学生名单,中荷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研究确定录取名单。

四、培养模式

中荷项目学制4年,分两种方式:1)“1+3”攻读博士学位;2)“2+2”联合培养博士。

Ø  “1+3”攻读博士学位:

学制:原则上不超过4年(48个月,其中36个月在国外,12个月在国内);

招生名额:申请CSC资助博士生名额(15人/年);培养模式采用双导师制,由中荷双方导师共同指导。

阶段性任务

1)  第一年,前往瓦赫宁根大学注册,期间完成瓦赫宁根大学博士“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Plan-TSP”计划及Research Proposal。根据瓦赫宁根大学规定,入学12个月后,进行中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Go/No Go)决定项目学生是否继续深造(评估结果为Go,则继续;评估结果为No Go,则学生须退出项目)。

2)  后三年期间,在国内参与生产实践训练,开展实地研究,依托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结合聘用瓦赫宁根大学教授来华授课等方式,进行国际化课程学习及研究进展讨论,为期一年;  

3)  最后一年,根据瓦赫宁根大学相关要求撰写高水平博士毕业论文,经国际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通过后,获得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

Ø  2+2联合培养博士

学制:原则上不超过4年(48个月,其中24个月在国内,24个月在国外);

招生名额: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博士生名额(15/年);

阶段性任务

1)第一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注册后,前往瓦赫宁根大学接受国际化培养,拓宽国际视野,在中荷双方导师指导下,通过与“1+3”模式的博士生形成协作团队,基于生产问题提炼论文的研究选题,确定研究计划。;

2)后两年,一年时间在中国农业大学完成博士生相关课程学习,一年时间再次前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分析与凝练研究结果,与“1+3”模式的博士生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联合发表高水平文章;充分利用国际高水平研究平台,提升科研能力。

3)最后一年,在国内认真撰写博士毕业论文,严格按照两校博士毕业生标准完成,经国内外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通过,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

上述两种博士研究生培养从研究的选题到培养方式互为融合、相辅相成,在研究生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中国当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范例。本项目优秀博士毕业生将被授予“国际农业绿色发展领军人才”证书和称号。

 

五、学位授予

“1+3”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组织由双方导师参加的论文答辩。达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荷兰法律认可的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出具实践性学习证明。

2+2 中国农业大学组织由双方导师参加的论文答辩。达到中国农业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

六、费用

1. 中荷项目对本项目博士研究生免收荷方研究生培养费,在荷兰期间,留学基金委提供生活津贴1200欧元/月,包括生活、保险等费用。

21+3”模式:除了申请36个月国外留学的CSC奖学金之外,在瓦赫宁根大学的学费由中国农业大学等承担。期间因项目需要回国的国际旅费以及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1年的科研与助研津贴等费用由中国农业大学等承担;

2+2”模式:除了申请24个月国外留学的CSC奖学金之外,在瓦赫宁根大学学习2年的学费由中国农业大学等承担。

由于课题需要,研究生的额外国际旅费由中荷双方导师科研经费承担。

七、联系方式

中方联系人:陈范骏

联系电话:010-62734454

电子邮箱:caucfj@cau.edu.cn, agd-csc@cau.edu.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100193


附件: 2-中荷交叉创新型人才PhD培养项目博士生报名表-final.docx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